每天清晨,崔荣和上六年级的女儿一同走进校园,一个系上围裙走进厨房,一个背着书包奔向课堂。
今年2月,兴庆区掌政中学食堂由外包转为自营,这个以“妈妈的味道”为理念的厨房,已成为200多名师生和周边5所学校的重要营养补给站,也成为兴庆区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升级的一处温情缩影。
“阿姨,再来一勺番茄炒蛋,太好吃了。”

中午时分,兴庆区掌政中学食堂里热气腾腾、笑语盈盈。孩子们排着队,眼里闪着光,手中的餐盘盛满的不只是饭菜,更是一份踏实与温暖。
烟火气中见初心。这份温暖的背后,是一群特殊的“厨师妈妈”。食堂21名员工中,80%是学生家长。
“以前孩子中午在托管班,总说吃不好、吃不饱。”崔荣一边切菜一边笑着说,“现在能在食堂工作,看着她顿顿吃得香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几个月下来,她把对孩子的爱,融进了每一道菜的咸淡之间。
“八块钱吃到撑!”初一学生王龙端着满满一碗饭,笑得灿烂。干锅鸡腿、清炒时蔬、软糯米饭,两荤一素一汤的标准餐,吃完还能免费加菜加饭。“比家里做得还对胃口!”在这间校园里的“暖心厨房”,实惠的价格、家常的口味、管饱的分量,共同守护着孩子们正在拔节地成长。
安全,是“妈妈食堂”的另一重温柔坚守。从食材入库到烹饪出锅,监控无死角覆盖;食材优选本地备案供应商,每批必检、源头可溯。食品安全员每日巡查,员工持证上岗、岗前测温,每个环节都写满用心。食堂还提前一周制定菜单,结合时令与学生需求,在安全与营养之间寻找最佳平衡。

“我们搭建的是透明化管理,更是家校之间的信任桥梁。”兴庆区掌政中学副校长任荣介绍,学校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,每月邀请家长进厨房、参与采购询价;通过宁教云平台及时回应建议,形成良性互动。“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,更是育人阵地、关怀窗口。”
未来,学校将继续以“妈妈”般的细致与专业,打磨菜品、守住底线,让“妈妈食堂”成为更多孩子的校园记忆。
近年来,兴庆区通过强化政府统筹、推动食堂自营、搭建智慧监管平台,以“降价提质”为核心构建三级采购与四方询价机制,实现校园餐从“吃得饱”向“吃得好”的品质升级。




